搜索历史 清除历史
{{item}}
热门搜索
{{item.keyword}}
项目全解读
当前位置:南房网/综合

地方住房公积金政策微调 异地互贷难推广

  自2012年11月1日江苏省镇江市开始实施的公积金新政开始,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余个城市对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了调整。进行公积金调整的城市,主要方式基本都是提高贷款额度和降低首付比例等。但近期政策调整的方式逐渐多样化,与之前的仅提高贷款额度相比,放松的空间更大,购房人在使用公积金贷款和使用方面更加灵活。公积金在更加便民的同时也引发了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忧心,他们担心如此密集的公积金政策调整,会释放一部分购房需求,从而推高房价。
  
  镇江公积金新政规定新就业人员购买自住住房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的,父母也可申请成为共同还款人,使用其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转账还贷。虽然镇江公积金政策备受瞩目,但镇江并非个案,“金九银十”前后,武汉、深圳、昆明、江门、大连等多地公布了公积金松绑新政。一时间,很多地方公积金发放额度激增。
  
  人民日报曾把各地微调公积金政策梳理归纳了五类,一是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如厦门、南昌、郑州、南京、合肥等地,上调幅度普遍在15%—25%之间。二是将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的首付比例调低至两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公积金贷款购买二套房,如武汉、沈阳、广州、重庆等地。三是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在不同城市间[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公积金异地贷款或异地提取,如广东、武汉、南京等地。四是扩充公积金使用范围,如杭州放开了20年以上二手房的公积金贷款,镇江提出公积金可以支付自住房的物业费等。五是共同申请人的条件逐渐放宽,如新疆克拉玛依规定为直系亲属购买住房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镇江规定新就业人员父母可申请成为共同还款人。
  
  这些调整的共同点即为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放松公积金使用的限制、提高公积金对购房的支持力度。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絮认为,在楼市调控背景下,各地商品住宅成交量普遍萎缩,公积金贷款政策的调整可以更为积极的鼓励刚性需求入市,因此,公积金购房政策也成为地方政府密集调整的主要手段。
  
  值得关注的是,公积金互贷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推开。目前,全国范围内实现公积金互贷的,仅限于同一省份的几个城市之间。如先行改革的辽宁、珠三角、长株潭三地,都是彼此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跨省的公积金互贷则尚未实现。此前北京与秦皇岛之间曾开展相关试点,但事实上2009年年底就已经暂停。
  
  要实现公积金异地互贷,难度并不小。专家指出,如果施行互贷的两个城市个人收入水平和房价水平相差悬殊,可能造成资金的流失和不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跨地域的公积金互贷,应当需要完善的制度,尤其是要加强审核,避免因为制度上的漏洞出现骗贷的行为。在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操作难度大、存在一定风险。此外,相关机构在异地管理和交流上还存在技术障碍。因此异地互贷的探索应当谨慎前行。
  
  有接近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士坦言,上海目前只有铁路系统的职工可以实现异地提取和异地互贷,但上海尚未有进一步扩大这一政策的计划,“异地提取和互贷虽然能扩大公积金贷款的覆盖人群,但受限于全国公积金尚未联网等实际问题,暂时很难推行。”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也认为,一般来讲,公积金异地互贷主要是在本省内或一定区域内,其主要作用还是为了刺激本区域内自住刚需入市购房。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立即去评论
赞一个

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图文推荐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参与评论

表情包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收藏
    已收藏
    评论 ···
    点赞 0
    移动端
    「掌上南房」小程序
    顶部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资料和图表等仅供参考,不代表或保证其正确性和时效性。本网并无购买邀约或参谋意图。涉及价格请以出卖人的表述为准;涉及参数指标、数据图表、影像图片等请以物权人取得的政府批文为准;涉及房屋销售的,不代表证明其已取得预售许可或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访问者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料对比、综合分析、向相关机构核实等方式对信息加以确认,根据本网信息自主交易或其他行为引发的任何后果与本网无关。本网有权但无义务,改善、修订和更新内容任何部分之错误、疏忽和变化。自愿参阅、使用本网内容的人士,均视为已得悉并同意上述立场,否则谢绝参阅或使用本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