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除历史
{{item}}
热门搜索
{{item.keyword}}
项目全解读
当前位置:南房网/综合

多地政府实施“微刺激”政策 房企销售回暖

  近日,沈阳全面取消楼市限购政策的传闻一度蔓延。尽管在一天之后沈阳市政府相关部门证实,沈阳并未实施所谓的全面取消限购政策,但事实上,房产部门在执行限购政策中,已经对个别政策条款进行了微调。
  
  各地的“微刺激”政策也在陆续出台。继杭州、东莞等城市陆续推出以“备案”为名的楼市监控手段后,佛山也试图对售价降幅过大的楼盘进行网签限制。据悉,售价降幅超过10%的楼盘网签将受到限制,开发商需重新办理明码标价手续。尽管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救市措施低调出台,放松限购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中央的态度依然暧昧。
  
  围绕着楼市依然在上演着一场场悲喜剧。在不少唱空者认为,房地产已达到生死边缘,要在9月前出逃之时,5月各上市房企所公布的销售数据却普遍止跌回升。
  
  或许,楼市有望低位企稳?
  
  悲观预期或将引致限购松绑
  
  目前中介型研究机构对后市的预判,普遍认为后市楼市较为悲观。
  
  根据世联行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在监测的30个重点城市的数据显示,5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1570.19万平方米,环比上升9.6%,同比下降10.1%。其认为虽然环比有所回升,但主要是开发商叠加推盘且扩大降价所致,信贷环境依然偏紧,随着传统淡季到来,6、7月的市场成交将进一步走弱。
  
  中原地产的研究似乎更为悲观,其针对深圳楼市得出的结论是,9月该市房地产市场将全面衰退,届时房价下跌将显而易见。具体论据在于,今年前5月,深圳一、二手房的成交总量同比下降42.8%,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低。而同期多数新盘销售率低于5成,远低于去年70%的平均去化率。成交总量的下降使得深圳楼市的库存迅速增加,目前库存去化周期已达13个月。最近三周,深圳每80名楼盘访客,才可促成一宗交易。而在去年前三季度,平均每38位访客可成交一宗。
  
  楼市如果确如其所料,地方政府救市就无可厚非——特别是各种限购措施,在库存高企的年代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而近期松绑限购的消息确实不绝于耳。4月以来,无锡、南宁、铜陵等多个城市相继推出相关措施。降低开发商土地保证金、放宽户籍准入规定以及各种差别化限购政策纷纷出台,但这些措施大多有限制区域以及限定条件。
  
  6月10日,有专家微博上透露:“即日起,沈阳取消限购,本地人和外地人可购买多套住宅。”《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介公司了解到,当天沈阳确实不限制购房资格。但一天后,沈阳市的限购政策又再恢复如初。沈阳房产部门的相关人士强调,并没有取消限购的文件出台。
  
  与沈阳取消限购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仿,广东佛山市高明区的松绑限购也是一再难产。早在一个月前,佛山市高明区就传出松绑限购的消息。但同样一天后,当地住建局回应称,“松绑限购”只处于研讨阶段。
  
  记者从华南某市房管部门的负责人处了解到,早在今年3月上旬,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就“双向调控”作出解析后,各地房管部门对于取消限购就已经开始制定计划。“中央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我们怕会犯错误。”该人士表示,如果取消限购后房价有报复性增长,“这影响会很大。”
  
  6月上旬,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强调,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始终坚持保护自主性需求、遏制投资需求这个原则。彼时,冯俊强调,还没有一个地方公开说要取消限购。银行证券的分析报告则认为,限购政策的放松力度或将低于预期,“中央的态度将使地方在放松及取消限购政策上顾虑更多。”
  
  “5月楼市已经企稳”
  
  记者此前曾报道,住建部在5月汇总了主要城市的调研,并向国务院提出下一阶段房地产政策的有关建议,“不打压、不刺激”“尊重市场规律”以及“加强市场监控、做好应对方案”成为了基本口径。
  
  如果从上市房企的数据看,楼市似乎并非如此悲观。6月9日,越秀地产公布了5月的销售业绩,今年1至5月,越秀地产累计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了1%,但当月销售金额为19.58亿元,同比上涨了72%。
  
  与越秀地产相仿,绿地集团在今年5月的销售金额为17.91亿元,接近前4个月的销售总额,同比增加了37%。恒大地产以及融创中国同比则分别增加28%和23%。龙头企业保利地产同比增幅由负转正,由4月的-12%回升至5月的10%。在13家上市房企中,有11家销售金额同比上涨,只有世贸和富力出现下滑。
  
  “销售业绩上涨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加大了促销力度,另一方面银行放款速度也在加快。”华南某房企集团销售总监向本报记者表示。绿地集团今年前4个月的平均售价为7526元/平方米,到了前5个月该数据下降为7075元/平方米。业内人士按5月的销售面积测算,5月的销售均价仅为6611元/平方米。
  
  同样越秀地产今年前4个月的销售均价同比下降了12%,约1.29万元/平方米,5月的销售均价则进一步下降至1.22万元/平方米。随行就市、降价促销似乎成为了各大开发商的普遍共识。保利地产在佛山的客户向记者表示,保利地产在佛山的一些项目价格已经回到两年前。数据显示,佛山的保利紫山花园和保利公馆两个项目在5月通过加大促销,销售金额分别达到4亿元和2.7亿元,环比上升了54.7%和81%。
  
  “需求还是足够的,此前就是因为银行放贷太慢,我们有些客户去年年末已经签了买卖合同,但直到今年3月同贷书都还没下来。”上述销售总监言道。今年春节前后,按揭贷款利率进一步上浮,“二三线城市首套房按揭贷款一般上浮5%~15%,对销售造成较为明显抑制。”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称,随后则传出银行停止放贷的消息。
  
  今年5月,伴随着中央调研使银行“加快放贷”审批。5月13日,央行召开座谈会,要求支持居民自住需求。“此次银监会的表态再次反映了中央高层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一方面不直接刺激,调控市场化,另一方面支持首套住房需求,防止房地产市场及经济进一步恶化。”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称。
  
  某股份制银行广东分行某行长透露,早在央行座谈会召开前,有些银行提前领悟其意图,已经开始加快放贷。5月下旬,本报记者从某国有银行广东分行某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该行房贷额度同比增长15%,而平均放贷速度则已经比此前提前了15天。另一家国有银行则表示,年初最长的放款速度要3个月以上,现在最短只需15天。
  
  虽然首套房利率水平仍处于高位,但银行停贷现象正在逐步减少。据融360金融搜索平台的数据显示,在调查的21个城市中,5月有14个城市出现停贷现象,较4月停贷城市减少。停贷银行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居多。
  
  “回款速度快,除了利于销售外,也有利于我们的下一步投资。”上述房企集团销售总监表示。5月申银万国跟踪的48个重点城市的销售数据与世联行相近,但结论却并不一致。“我们认为,5月楼市市场已经企稳,目前销售基本处于底部徘徊。”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称。
  
  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5月新开工面积有所回暖。该报告预计5月单月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0%,较之4月同比下降15%有所收窄。今年一季度由于市场恶化,新开工面积由同比上涨33.1%骤然下降至-25.2%,显示开发商的信心跌至冰点。随后二季度开始有所回暖。该报告预计今年全年新开工面积同比只下跌2%。
  
  今年各地纷纷出现
  
  取消楼市限购传闻
  
  沈阳:6月10日,消息传出沈阳限购取消,本地人和外地人可购多套住宅。随后,房产部门于11日否认全面放开限购。
  
  佛山:5月10日,消息传出佛山市高明部分区域试点放松限购政策,新政策规定自然人仅凭身份证即可购买。
  
  宁波:5月6日,微信传出宁波要放开限购,放宽之后将只查购房者在拟购房的县(市)区域是否有房,不再查询户口所在地是否有房。
  
  南宁:4月29日,南宁宣布限购松绑。根据有关规定,从2014年4月25日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市户籍居民家庭可参照南宁市户籍居民家庭政策在南宁市购房。
  
  天津:4月28日,天津滨海新区将实施差别化限购政策,只要滨海范围内无房,即可在新区购房。
  
  杭州:4月2日,传出杭州松绑甚至取消“限购”的消息,称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正在酝酿。其中包括限购的松绑,以及二套房贷款门槛的降低等。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立即去评论
赞一个

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图文推荐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参与评论

表情包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收藏
    已收藏
    评论 ···
    点赞 0
    移动端
    「掌上南房」小程序
    顶部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资料和图表等仅供参考,不代表或保证其正确性和时效性。本网并无购买邀约或参谋意图。涉及价格请以出卖人的表述为准;涉及参数指标、数据图表、影像图片等请以物权人取得的政府批文为准;涉及房屋销售的,不代表证明其已取得预售许可或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访问者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料对比、综合分析、向相关机构核实等方式对信息加以确认,根据本网信息自主交易或其他行为引发的任何后果与本网无关。本网有权但无义务,改善、修订和更新内容任何部分之错误、疏忽和变化。自愿参阅、使用本网内容的人士,均视为已得悉并同意上述立场,否则谢绝参阅或使用本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