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除历史
{{item}}
热门搜索
{{item.keyword}}
项目全解读
当前位置:南房网/综合

叶檀:房地产投资仍有空间


叶檀

  央行降息被楼市视为重大利好,房地产投资新的机会在哪,成为公众特别是国内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11月29日下午2时,由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携手观澜湖地产,共同举办的“2015年中国房地产投资趋势论坛”在深圳观澜湖举行。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投资者报》总编赵力、光大银行副行长谭梦湘以及观澜湖地产营销总经理洪刚等多位嘉宾出席论坛。
  
  叶檀针对明年的房地产发展趋势以及投资策略,她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对于央行降息,叶檀认为,这对房地产将产生有利影响,“目前,买房者中刚性需求或改善性需求较多,这一部分人群对价格最为敏感,此次降息对刚性需求有较大影响。房地产在明年仍然是一个投资热点。”
  
  此外,这位以惊人语言频见报端的评论员直言:“指望北上广深房价下跌?想都不要想。”她认为,中国所有行业都和房地产息息相关,依靠房地产支撑,一旦房地产出问题,所有经济坏账将会流露出来。她表示,中国楼市绝对不会崩盘,否则中国经济就完了。
  
  “尽管温州、鄂尔多斯楼市垮了,但对全国楼市影响不大,一线城市更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如今正通过降息等手段一步步地托市。”叶檀甚至称,“托不住,就硬托。”
  
  就近年来房价节节上升现象,叶檀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2006年朋友花500万元在上海外环买了栋别墅,时隔9年,现在这栋别墅已经价值1200万元了。不过,未来房价不会再出现大幅上升的情况,房价将在相对较狭窄的通道内蜿蜒前行。
  
  央行降息被认为是又一救市举措,但叶檀认为,降息并不能拉动房地产投资需求,而刚需也对房价涨跌更为敏感。央行只有大发货币才能刺激投资,到那时候,只要是房就会抢着买,这就是“有钱就是任性”。
  
  对于刚需入市这一问题,叶檀建议,只要性价比合适现在就应该买。对于投资者的建议则是,房地产投资不要超过个人资产配置的50%。
  
  不过对于这一观点,演讲结束之后的嘉宾讨论环节,《投资者报》总编赵力则提出了不同意见。在他看来,人口增长率在不断下降,中国人口将在5年左右时间内达到峰值,“对于房子,整体需求在下降,但房地产崩盘几率不大。”他建议房地产投资控制在个人资产配置的30%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与观澜湖《中国房地产投资趋势论坛》几乎同一时间,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等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2015)”在北京举行。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显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发生全面逆转。即使政策进一步宽松,未来持续回调的趋势没有变化。
  
  报告认为,2014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发生全面逆转。调整虽不存在崩溃性下滑的可能,但是2015年不排除出现三、四线城市以及小房地产商出现激烈盘整。
  
  与此同时,上述报告还预测“政府已意识到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扬带来的将是大泡沫的破灭。因此,从未来政策调控趋势来看,房地产政策常态化并不会演化为政府无条件的托市,2009年和2012年的房地产调控不会再现。”这一结论,或与叶檀预测的意见相左。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立即去评论
赞一个

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图文推荐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参与评论

表情包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收藏
    已收藏
    评论 ···
    点赞 0
    移动端
    「掌上南房」小程序
    顶部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资料和图表等仅供参考,不代表或保证其正确性和时效性。本网并无购买邀约或参谋意图。涉及价格请以出卖人的表述为准;涉及参数指标、数据图表、影像图片等请以物权人取得的政府批文为准;涉及房屋销售的,不代表证明其已取得预售许可或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访问者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料对比、综合分析、向相关机构核实等方式对信息加以确认,根据本网信息自主交易或其他行为引发的任何后果与本网无关。本网有权但无义务,改善、修订和更新内容任何部分之错误、疏忽和变化。自愿参阅、使用本网内容的人士,均视为已得悉并同意上述立场,否则谢绝参阅或使用本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