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除历史
{{item}}
热门搜索
{{item.keyword}}
项目全解读
当前位置:南房网/资讯/城市

阆中正乙宫 深藏红火的灯戏记忆

  分明为一座戏楼,却要取名“正乙宫”、“万年台”和“财神楼”。阆中市水观场镇上的这座戏楼为何取这些名称,多少年来一直是个谜。
  
  “该戏楼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3)。”据水观镇原文化站站长李仕强介绍,由于年久失修,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戏楼出现严重破损,1998年当地群众集资,加上政府部门出资共计18万元,对戏楼进行了首次维修,并将原来的筒瓦更换为琉璃瓦。
  
  传说戏楼可保护百姓
  
  前不久,记者来到阆中市水观镇踏访该戏楼。位于场上禹王街的“正乙宫”,如同一位历史老人,慈祥地扫视来来往往的人们。几个顽皮的村童爬上戏台,时不时点燃手中的火炮,恶作剧般甩向街头,令不注意的路人吓一跳。
  
  “正乙宫”为三重檐歇山式建筑,由于造型有点像阆中古城中的华光楼,当地人又将戏楼称之“小华光”。距阆中市区不到50公里的水观场,多年来由于嘉陵江的阻隔,交通显得并不十分方便。历史上,当地的一些传说虽然有些离奇,当地百姓们却深信不疑。
  
  历史上,“正乙宫”前身为观音庙,观音庙修建何时,当地已无记载。当地人相传,当年修建观音庙与当地不利人们的地势相关。观音庙对面有一大的山梁,当地人称“撞杆梁”。“撞杆梁”正对水观场,似随时要冲下来,有人到此看过风水后,认为此山梁凶险,如果不采取措施,会给水观场带来灾难。众人左思右想,觉得有必要在场上修筑一个建筑物阻挡一下。观音庙因此得以问世。
  
  多年来,水观百姓安居乐业,日子过得似风调雨顺。当地人坚信,观音庙发挥了作用。后来观音庙改建为“正乙宫”。至于为何要把凤观音庙改建为“正乙宫”,当地无人说得清楚。
  
  “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观音庙镇住了‘撞杆梁’,有如正义战胜邪恶。”76岁的场镇居民李大爷认为,场上戏楼之所以取名“正乙宫”,可能与“正义”的谐音相关,至于“万年台”、“财神楼”应该为当地人们追求美好精神境界的寄托,“‘万年’寓意当地人幸福万年。‘财神’寓意当地人财源滚滚。”
  
  “财神楼”虽然没有带给当地人滚滚财源,但当地永寺村一名叫罗泽然的农民,当年借助戏台写生,后来成为农民画家,上世纪50年代中期,罗泽然创作的水罴画《墨龙》,上了《人民日报》,一度令人对“正乙宫”有了另一种看法。
  
  如今的“正乙宫”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戏楼见证苏维埃岁月
  
  上个世纪30年代,中共阆南县委在水观成立。一时间,以水观为中心,15个乡苏维埃政权纷纷问世。
  
  如今水观场几近荒芜的“水观粮站”,就是当年阆南县委旧址,而阆南县苏维埃就设在如今场上的胡家大院。1933年红军进入南充,红九军81团解放了嘉陵江以东部分地区,包括仪陇新政,南部楠木、长坪,阆中水观、洪山一带,随之建立的川陕省阆南县委,阆南县苏维埃,成为共产党的领导机关和人民政权机构。
  
  据水观镇党委书记陈智明介绍,当年水观场戏楼成为红军宣传队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红军宣传队鼓励动员劳苦大众参加红军,一时间,当地数百贫苦农民纷纷报名参军,其中的汪易、白崇友、白仕光、刘永玖就是杰出代表。
  
  汪易家住水观场附近,从小练得一手好字,当年报名参加红军后,立志打倒反对军阀。临行前,他登上“正乙宫”戏台,在台后面的墙壁上,用毛笔写下斗大的几个大字:打倒军阀!
  
  汪易、白崇友、白仕光、刘永玖参加红军后,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大都成为了军队的领导干部。汪易在战火中成长为杰出指挥员,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军首批授衔的少将,后来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白崇友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医疗部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解放军总医院政委,196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2年,白仕光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当上当时的水观乡乡长,领导乡亲们建设家乡直到退休。刘永玖参加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从事地下工作。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他被授予大校军衔。之后,他转业到地方,曾担任宜宾地委第一书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还援助过家乡的农业生产建设。
  
  据了解,红军攻占水观后,许世友、李先念等红军指挥员,在水观居住并指挥战斗。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许世友、李先念的不少故事。
  
  戏楼上演“双璜”别开生面
  
  记者爬上戏楼,无奈没有寻找到当年汪易将军留下的笔墨。村民告诉记者,戏楼维修时,几个大字被油漆刷掉了。水观场老人们回忆,上世纪50年代,戏楼演出不断。当地的剧团和来自南部县的剧团,上演一幕幕川剧,一度成为当地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1971年,水观举行文艺汇演,戏楼成为演出的中心,一度热闹非凡。“当年演出水平最高的,要数水观夹渠沟水库宣传队。”李仕强说,当年只有20岁的他任宣传队队长,队员们全是阆中城里的下乡知青和来自重庆的知青。位于宝台乡的夹渠沟水库是一座小型水库,一修就五六年,当时政府为鼓励水库建设者们努力劳动,特地成立了一支20人的宣传队。
  
  当年正是样板戏独占舞台的岁月,排演样板戏是当时的一种时尚。夹渠沟水库宣传队也如此,除了排练一些歌舞,就是样板戏片段。如《红灯记》中的“赴宴斗鸠山”,《沙家浜》中的“智斗”《智取威虎山》的“打虎上山”等。
  
  李仕强个头较大,长得有几分相貌堂堂,他成为《红灯记》中李玉和的扮演者。在“赴宴斗鸠山”戏中,李玉和的主要唱腔为《临行喝妈一碗酒》,原本只会唱歌的李仕强改唱京剧,没有老师教,学这段唱腔全靠模仿收音机播放《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法,反复多次学唱后,才觉得有点入戏。
  
  而《沙家浜》中的“智斗”一场戏中,胡传魁、刁德一、阿庆嫂的扮演者全是重庆知青。当年水观文艺汇演时,夹渠沟水库的节目排到最后,当地群众为了一睹其精彩表演,竟然守候至凌晨2点都无人离去。
  
  至今令当地老人们津津乐道的,仍是当年戏台上演出的“双璜”节目:两名演员一前一后站着,配合默契地进行表演,一般情况下,前者手背后面,表演的动作及说白,全由后者进行,前面的人随表演需要做面部表情。
  
  往事记忆被戏楼封存
  
  1980年夏天,汪易将军回到故乡省亲。这是将军自参加革命后,第二次回故乡,第一次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首次回乡,汪易特地拜访并看望了当年的老师。
  
  此次回乡,汪易特地看了看戏楼,并在当地干部陪同下,登上戏楼。当看到当年自己写的几个大字依稀可辨时,将军不由感慨万千。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艺舞台百花齐放,多样的文化生活令“正乙宫”逐渐淡出当地人的文化生活圈。上世纪80年代初,戏楼一度有过热闹。
  
  李仕强回忆,1982年水观镇相邻的福星乡成立戏灯队,20多名当地农村青年男女,在阆中县文化馆戏剧老师邓玉树的指导下,学演灯戏。一时间,戏灯队排练的几个灯戏剧目,在当地声名鹊起。
  
  如今已年近5旬的村民胡蓉介绍,当年参加灯戏队时她才16岁,因为生性泼辣,嗓门较大,加上长得较胖,于是成为灯戏剧目中媒婆的扮演者。每次逢场天到水观场戏楼上演出时,观众可谓人山人海。“灯戏队成立第二年底,我们赴南充参加地区灯戏调演,还拿了名次。”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立即去评论
赞一个

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图文推荐

南充这条高铁开始试运行,未来还将建设哪些高铁线路? 南充这条高铁开始试运行,未来还将建设哪些高铁线路?
嘉陵区2024年中小学校划片已出,这些楼盘可读文峰南高 嘉陵区2024年中小学校划片已出,这些楼盘可读文峰南高
速看!高坪区2024年中小学校招生划片范围确定 速看!高坪区2024年中小学校招生划片范围确定
川东北又一民用机场获批,距南充主城仅70公里 川东北又一民用机场获批,距南充主城仅70公里
城南门户新通道,南充这座大桥预计下月底达到通车条件 城南门户新通道,南充这座大桥预计下月底达到通车条件
南充金融中心二期进度刷新,一标段商墅区域全面封顶 南充金融中心二期进度刷新,一标段商墅区域全面封顶
南充主城商圈分布图来啦,15大商圈你更看好哪一个? 南充主城商圈分布图来啦,15大商圈你更看好哪一个?
免费开放!清泉坝“嘉陵绿浪”开启试运营 免费开放!清泉坝“嘉陵绿浪”开启试运营

参与评论

表情包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收藏
    已收藏
    评论 ···
    点赞 0
    移动端
    「掌上南房」小程序
    顶部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资料和图表等仅供参考,不代表或保证其正确性和时效性。本网并无购买邀约或参谋意图。涉及价格请以出卖人的表述为准;涉及参数指标、数据图表、影像图片等请以物权人取得的政府批文为准;涉及房屋销售的,不代表证明其已取得预售许可或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访问者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料对比、综合分析、向相关机构核实等方式对信息加以确认,根据本网信息自主交易或其他行为引发的任何后果与本网无关。本网有权但无义务,改善、修订和更新内容任何部分之错误、疏忽和变化。自愿参阅、使用本网内容的人士,均视为已得悉并同意上述立场,否则谢绝参阅或使用本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