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除历史
{{item}}
热门搜索
{{item.keyword}}
项目全解读
当前位置:南房网/综合

暴涨16倍的发债规模给房地产带来什么?

  进入四季度以来,在房企们忙着大举抢地的同时,及时补充资金“弹药”则是另一项必不可少的动作。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不完全统计,仅上周一至五(11月23日-27日),就有中海、复星等4家房企完成131.6亿元的公司债发行,另有绿地等3家企业也有多达240亿元公司债获证监会批准发行。
  
  穆迪11月27日发布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开发商国内发债规模大幅上升,从2014年全年的19亿美元攀升至2015年11月24日的318亿美元(约2033亿元人民币)。该数据已是去年全年国内债的16.74倍。
  
  单就公司债而言,有数据也统计称,截至2015年10月末,成功发行公司债的房企已有52家,总发债规模达1814亿元,同比增长也接近16倍。
  
  毋容置疑,开发商集中融资,对其自身而言肯定受益不少。在穆迪看来,“国内发债的增加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信用状况具正面影响,因在国内发债有利于降低平均融资成本、增强流动性、扩大融资渠道并延长债务到期期限。”
  
  仅就降低平均融资成本这一点,近来也引发了房地产行业对公司债的又一轮关注,而这或也是今年国内债增长如此迅猛的主要原因。
  
  不可忽略的是,上周完成发行80亿元公司债的中海地产(中海九号公馆 中海尚湖世家),其中品种一发行规模为70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仅为3.40%;品种二的发行规模10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也只有3.85%。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中海地产债券品种一3.40%的票面利率,较万科近期发行的一笔5年期50亿元公司债券3.5%的票面利率更低,创下了同类房企发债利率新低,堪比国债利率水平。目前五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3%左右,五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46%左右。
  
  有分析就指出,今年以来房企发行公司债的利率多介乎4%-8%之间,较银行贷款和同期限中期票据有更大优势。为此,早在今年下半年以来,有不少房企也直言,未来会增加境内债的比例,除了能够降低融资成本,还可以降低汇率风险。
  
  此外,有分析人士早前也曾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借新债还旧债降低借贷成本的迫切性是房企今年采用多种方式融资的最大动力。于是,国内债券成为了开发商们发债的不二之选。
  
  更有业内人士认为,公司债是目前被各大中型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融资品种。“非上市公司可以在交易所公开发行公司债,这使得大量红筹公司也通过公司债募集资金。公司债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或许可以预见,随着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流动性增强,房企的拿地力度、开发速度将随之加大或加快;另一方面,大型企业也将在这一轮的融资窗口中更快地扩张,因为发行公司债的多为大中型上市公司,而且企业规模越大所发债规模也越大,如万科、保利公司债动辄150亿元,恒大、绿地达到200亿元等例子也俯拾皆是。
  
  除了在开发和规模上加速,巨额融资还为房企们的多元化提供了充沛的资金。今年以来,不时公告将投资文旅、物业、物流、电商、金融、证券、体育等等行业的房企不在少数,个别大型房企甚至已逐渐发展成为综合型国际企业。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立即去评论
赞一个

您的赞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图文推荐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突发!佳兆业被提起清盘申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快乘势跃升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金科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蜀道城乡集团开局展宏“兔”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新华社:蜀道城乡集团专业化整合激发新动能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碧桂园翘楚棠“全员安全大会”暨南部县住建局安全检查圆满举行

参与评论

表情包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收藏
    已收藏
    评论 ···
    点赞 0
    移动端
    「掌上南房」小程序
    顶部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资料和图表等仅供参考,不代表或保证其正确性和时效性。本网并无购买邀约或参谋意图。涉及价格请以出卖人的表述为准;涉及参数指标、数据图表、影像图片等请以物权人取得的政府批文为准;涉及房屋销售的,不代表证明其已取得预售许可或具备法定销售条件;访问者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料对比、综合分析、向相关机构核实等方式对信息加以确认,根据本网信息自主交易或其他行为引发的任何后果与本网无关。本网有权但无义务,改善、修订和更新内容任何部分之错误、疏忽和变化。自愿参阅、使用本网内容的人士,均视为已得悉并同意上述立场,否则谢绝参阅或使用本网内容。